羊肉為什麼會有羊騷味?
- 通俗的講法 : 羊肉品種、飼養方式、溫度保存人為影響等三種因素造成。
- 專業的講法 : 是羊肉體內中許多物質綜合起來的風味,其中以脂肪酸為最主要的騷味來源其他像吲哚、酚類和羰基化合物等等,都是羊肉特殊氣味的來源。
- 這些特殊的脂肪酸進入羊體中儲存在脂肪組織中,成為後續烹煮時腥味的來源。所以無論是在烹煮,還是吃羊肉,這些脂肪酸會因為揮發或者被人體攝入,而也就讓我們聞到或嚐到一股特殊的羊騷味。
影響羊騷味的因素有哪些?
有時候買的羊肉有騷味,有時候又沒有,其實買的羊肉品種、性別、有沒有閹割等等都會影響到羊肉的味道。
1. 品種:綿羊的油脂含量高於山羊,所含的特殊脂肪酸量也會比較高,吃起來就會比較有羊騷味。
2. 性別和閹割:公羊體內的特殊脂肪酸含量高於母羊,但閹割後就可以顯著減少特殊脂肪酸的含量,所以羊有沒有閹割是羊騷味的最關鍵因素之一。
3. 飼料:餵養的方式也會影響羊騷味。研究發現不同穀物的飼養或是草地放養,都會影響羊隻脂肪中特殊脂肪酸的含量,進口羊肉大多來自紐西蘭或澳洲,是以大規模草地飼養,與國內的高地圈養方式不同,這也會影響羊肉的風味
4. 部位:因為中短鏈支鏈脂肪酸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,所以含油較高的部位也可能比較有羊騷味。有學者研究綿羊肉的支鏈中短鏈脂肪酸含量,結果發現羊肩部部位的支鏈脂肪酸含量高於腿部。
如果以皮下脂肪部位而言,羊胸、羊臀與羊肩的支鏈中短鏈脂肪酸則各有高低,但含量都遠高於肌肉部位。不過,台灣的羊肉爐常用到帶皮和脂肪的三層部位,這邊油脂含量非常豐富,就會比較有羊騷味。
構成羊騷味的脂肪酸主要有兩種 :
這類的脂肪酸是反芻動物特有的,又以8~10個碳的支鏈脂肪酸(C8、C10)為主要風味組成物質,如:4-甲基辛酸(C8)、4-乙基辛酸(C8)、癸酸(C10)…等。
除了8個碳的辛酸與癸酸以外,研究也發現己酸(C6)、辛酸(C8)、癸酸(C10)在特定的比例下(0.5:1.0:9.0),會結合成特定的化合物,就是典型羊騷味的來源。
反芻動物那麼多種,為什麼只有羊肉有這樣的騷味?有學者測試了牛、羊、馬、豬、雄鹿等等食用動物的腎周圍脂肪組成, 羊的脂肪中含有高量的4-甲基辛酸、4-乙基辛酸,遠遠高於其他反芻動物,這也是只有羊肉有羊騷味的原因之一。
要如何買到沒有羊騷味的羊肉?
進口羊肉的羊種以綿羊居多,幾乎都有打賀爾蒙且無閹割,自然而然進口羊肉吃起來就比較有羊騷味,每次要買羊肉時都要問老闆也很麻煩
「你的羊來自哪裡,「你的羊是什麼羊?」,「你的羊有沒有切雞雞?」,所以最簡單方式就是認明標章囉!
台灣有國產羊肉標章認證,只要是認證標章的羊肉,都是山羊肉,而且都經過閹割,再加上飼料與芻料都經過挑選調配,而,挑選國產羊肉,就是好吃無騷味的秘訣!